手机版
简体中文版
English
网站首页
关于牟健梅
作品集
宣传视频
出版著作
人物系列
创意系列
水墨童趣画集
新资讯
我的动态
业界资讯
艺术业绩
艺术评论
资料下载
联系牟健梅
在线留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艺术评论
>>
查看详情
艺术评论
妙在平淡,贵在天真
来源:
牟健梅官方网站
日期:
2017-07-18 11:32:03
点击:
2204
属于:
艺术评论
牟健梅,是我在山东艺术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时的同学,毕业后她留校了,现在是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当年我们坐在教室里,她经常会讲述她故乡的点点滴滴和童年生活的片片段段,久而久之她那些幸福和美好的回忆,在我的脑海里隐约可见......而今天,在她的童趣画里,真的让我看到了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嗅到的是她童年与故乡的气味,我好象真的看到了那个活泼而聪明的小女孩。跟随比她大很多的三个顽皮的哥哥,爬树、上墙、下海疯闹的调皮身影。父母因他们太调皮,避免惹祸,也是为了修炼他们的性格和提高文化修养。除了上学以外,业余的时间全用在学习书法,还请画家定时来家里教他们画画,正由于她从童年就接受书画的浸染,在浓厚的家庭艺术氛围中接受书画熏陶,在她独有的人生体验与艺术历程中,形成了她童心不泯,兴趣广泛,具有自然通灵的才气和能够体悟到的超然趣味的天性。
记得她的毕业论文是以赵孟頫的“古意”之论和以书入画的探讨为主题。这对她在后来的艺术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以自己对艺术的不渝追求与热爱,把“古意”之论化为自己对传统古典艺术的崇拜,并融入到她的后现代人新的思维,新的观念之中。在“以书入画”的影响下,充分发挥自己长期以来对传统书法的研究与实践和她对于书法美的感知,将中国传统的、程式化的骨法用笔灵活的运用于她的鲜活的艺术新作之中。并在她发表的《谈赵孟頫“古意”之论及其现实意义》、《关于赵孟頫以书入画的探讨》、《赵孟頫书画旨趣》等文章中,做出了新的阐释。使她的童趣画作品能穿透媒材和时空的局限,直抵人的心灵深处。所谓“迹有巧拙,艺无古今”。
多年来致力于中国绘画学的研究。她凭借着在山东艺术学院古画临摹室长期工作的优势,充分地利用学院所珍藏的传世作品,从中国古代的戏婴图、风俗画中的儿童形象,到东西方美术中的小爱神,天使,再到现代人物画大家笔下的儿童中,反复研究、临摹、习练古今的艺术精华,经过长期的磨练和内心的体悟,将她发自肺腑的艺术激情,她的童趣画创作,以中国乡土风情为背景,抒写当年儿时的情趣,为我们描绘出无数幽默而诙谐的画面。她以画面的具体形象去调动鉴赏者的生活经验,将画面还原成生活现实,使人们依据寄托的意象来唤起生活的积累,继而展开联想和想像,从中感受到艺术之美。她尤其注重对孩童眼睛的刻画,其传神的写照,顾盼生辉。她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在用自己童真的眼神与观众交流。她的作品以童年与故乡这两个永恒主题撩拨了无数久居海外侨胞的心弦,唤醒了他们对故土的往事及儿时欢乐的怀念与追忆。居里夫人说:“我们要把人生定为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去努力实现这个梦”。牟健梅就是以她始终如一的那颗童心,用自己的画笔来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以表现儿时的平淡生活,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描绘出人生美好的时刻,并演绎出一首首跳动而连贯的无声诗。她的作品妙在平淡,贵在天真。正由于放松的心态,本真心性,在无意之中,把充满遥远文化记忆和个人缤纷色彩的梦幻片段,放置到些许怀旧,然而不失轻松的进入到人性化表现的当代语境之中,让我们在含蓄的画面中领略到弦外之音、画外之意。
《永恒的梦》在国外展出后,与许多的国外的观众产生了心灵的感应和共鸣,它所唤起的人们的意想,成为一种幽怨和深深思念的情感来源,梦幻中的小女孩和小男孩静静的躺着,将观者的视线进入一个广阔的空间,引起无限的遐想,这里无须用任何语言来表达,只是留下一段想象的空白让人细细品味。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古代美人梦》让我们看到了她梦回童年,梦见自己变身古代小美人,青涩娇羞,与地球另一端的小男孩眉目传情。这是一种以虚拟性表达具有非现实性的意象,采用的是绘画中空白、空虚、不确定性填补的方法,引领观赏者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想象,从而对于画面产生各自不同的感受和领悟,说谓“纵有千言万语,不若相对无言。”
《拜拜》的画面中既有小女孩与小狗的“神似”的具体形象,也有一种情境中虚拟性表达的非现实性的意象,然后经过观者的想象将“意”与“象”融为了一体。她是用小女孩和小狗之间的眼神交流,形成一种默契的语言,使画面在人们的想象空间中展示出小女孩与小狗的的美丽的故事,这不仅仅表达了她对童年时的小伙伴小狗怀念的感伤,似乎在不言中也流露出她长大后的孤独之感。让人回味无穷。
她的作品在国外的屡次展览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天南海北的华人,还是各种文化不同的外国人,都能完全理解画面中所蕴藏的寓意所在,并在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画面中找到自己久远而美好的回忆,人们微笑着站在她的画作面前,凝视着那些滑稽可爱的孩童,品味着,思索着,久久不愿离去。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们说:“童心、童趣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对于儿童世界的向往与追忆是没有国界的”。于是她的作品真正的做到“神仪在心”,并得到了古人之未发,后来之开启的效果;并受到众多观赏者的追捧。
笔者 徐振杰 山东大学博士山东建筑大学教授
上一:
The Forever Dream
下一:
我的绘画自述
关于牟健梅
牟健梅,中国画画家,美术理论家,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绘画学,从事中国画创作,尤以儿童趣味画见长,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美术展览并获奖。牟健梅以始终如一的童心,用自己的画笔来实现儿时的梦想,表现儿时的平淡生活,抒发出内心的真情实感,用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描绘出人生美丽的时光。
【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
18678872628
邮件:
[email protected]
地址:
山东济南文化东路91号
友情链接
中国网
中国日报
中国政府网
腾讯新闻
中国新闻网
搜狗
新浪
百度
好搜
搜狐
牟健梅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2021-2026